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学网范文工作报告考察报告区县农机局上海、江苏、河南考察报告

区县农机局上海、江苏、河南考察报告

07-23 17:38:43  www.shouji670.com  阅览次数: 721 考察报告

区县农机局上海、江苏、河南考察报告,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范文,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格式,学习考察报告的资料。http://www.shouji670.com

区县农机局上海、江苏、河南考察报告

    20xx年5月21日至6月2日,局长任大军同志带领局有关处室和部分区县农机局负责人,赴上海、江苏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市粮食烘干技术研讨会和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并对上海、江苏、河南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动力、坚定了信心。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海——都市农业机械化的先锋
    20xx年,上海市财政收入达2828亿元,其中郊区财政收入
达492亿元。目前全市有耕地面积390万亩,农村人口达356万人。在269万农村劳动力中,其中一产业占20%、二产业50%、三产业30%。全市所辖9区1县,120多个乡镇,1191个村。20xx年郊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97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58元。
    上海不但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和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是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地区。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上海市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更加可喜的成就,农业机械化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xx年上海农机总动力112万千瓦,拥有大型拖拉机5400台,小型拖拉机8000余台,水稻直播机1250台,联合收割机3200台,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上海农机总动力虽然不大,但是结构比较合理,拖拉机配套农具比为1:1.6;在3200台联合收割机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就占1200多台。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定位高。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市场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通过坚持走农业向规模化集中,工业向园区化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化集中的“三集中”发展路子,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按照这个总体发展思路,上海市要求农业机械化走出一条“装备技术含量高、幅射功能大、服务能力强、体制机制新”的都市型农业机械化路子。
    (二)财政投入力度大,引进开发能力强。按照以上发展思路,上海市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是加大了投入的力度。每年财政投入农业机械化6000—8000万元。20xx年投入资金63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4300万元、集体投入1300万元、农民投入大约1000万元。全市财政每年安排购机补贴资金达3000万元左右。二是加强农机科研开发。一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大约30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另外,还积极组合科研院校、农机研发等技术力量向国家科委和农业部争取科研项目,开展农机化技术攻关。三是加大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的引进力度。近年来,先后引进了“精米加工设备”,“蔬菜切片保鲜设备”、“秸秆颗粒饲料加工设备”、“冷冻干燥设备”、“流态化速冻设备”、“蛋品分级检验包装流水线设备”,以及日本、德国等国外先进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上海郊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服务都市农业的能力强。上海农业机械化有着典型的郊区农业机械化特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城市,随着围绕大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农机部门去积极参与解决。我们重点考察了上海市汇绿蛋品有限公司(阿强鸡蛋),奉贤有机肥加工厂和金山银龙蔬菜加工厂,这些都是农业机械化服务城乡的有力写照。     
    奉贤区是上海市的生猪养殖基地,但是由于猪粪便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污染了环境,曾经引起当地群众的集访。对此,农机部门从荷兰等引进设备,在全市先后建立了3个牲畜粪便有机肥料加工厂,这些有机肥料被广泛用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和花卉,受到市场的欢迎,每吨售价高达450元,不但解决了环境的污染问题,还增加了收入。
    金山银龙蔬菜加工厂,是一个公司+农户的国有企业。该公司引进的蔬菜加工生产线,具有年加工蔬菜25000吨的能力,加工生产的蔬菜主要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蔬菜的销路问题,确保了菜农的收入。20xx年加工销售蔬菜15000吨,收入达700万美元。目前上海有11个类似的蔬菜加工企业。
    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农业机械化发展,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重点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机械化和农业环保机械化进程。重点发展园林绿化种植养护管理机械;牧草收割、捆扎、青贮机械;水环境整治、疏理作业机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机械;温室大棚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装备机械。
    二、江苏——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典范
20xx年,江苏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02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含变型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分别达到9.3万台、 88.7万台,与其配套的农机具分别达到8.3 万台套、147.8万台套;联合收割机保有量6万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万多台,占全国保有量的80%以上。目前全省土地耕翻、灌溉全部实现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正在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方向迈进。江苏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经验是: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动。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九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江苏省人大颁布了《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江苏省委、省人大还把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列为了江苏“九五”计划和20xx年发展纲要中。按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19xx年省政府发出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号召,并在全省大力组织实施了稻麦机械化收割、节本增效、节水灌溉和增肥改土“四项工程”,全省农机化进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省各市县和省级相关部门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合力,共同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九五”以来,全省农机化总投入已超过10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约占10%。20xx年,全省农业机械化投入17.0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35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为1.35亿元。
    (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根据江苏自然经济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采取了“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农业机械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50—xx年代。重点推广排灌机械,解决了机电排灌问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70—xx年代。重点解决机械化耕翻问题,农业机械开始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到xx年代末,全省95%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三是xx年代以解决稻麦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为目标,大力推广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八五”期间,大力推广“三机一器”解决三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九五”期间,在全省大力组织实施稻麦收割机械化,在此期间全省联合收割机每年以6000—7000台的速度增长。
    四是进入 “十五”后,江苏农机化进入了以解决水稻种植机械化为重点,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第四个阶段。19xx年起,先后从日本、韩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不同型号的插秧机进行试验示范,确立了引进合作开发机型。各级党委政府也把水稻插秧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农机部门在全省选定了20xx个点进行重点突破,省、市、县三级农机技术

1    

www.shouji670.com

人员,深入现场蹲点,解决实际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了12%。
    目前,全省耕耙、灌溉、植保、粮食饲料加工和运输等项目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收获已达70%、栽插达12%,油菜、玉米生产机械化已经开始全面启动,水稻低温烘干也已经提上了议程。
    (三)抓科研开发,推动技术创新。江苏省把加强农机科研开发,推进装备技术进步,作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支撑。一是加大引进力度,加快技术进步。“九五”以来,江苏省先后引进了日本“洋马”、“东洋”、“久保田”、“井观”、“金子”、“佐竹”等公司来江苏投资,澳大利亚“油菜收获机械”,意大利大功率拖拉机,韩国秸秆打捆机等几十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也成功落户江苏。目前,整个环太湖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性能农机的生产基地,这不但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机具保障,还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据调查,全省农机生产总值近150亿元。农机产业的兴起,大大地促进了江苏农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江苏国际农机产品及技术展览会,也已经成为我国农机在国际上的一个品牌。二是积极承担国家部委重点科研项目。几年来,江苏农机部门积极争取承担了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高性能水稻栽插与收获机械化实用技术”、“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农用航空示范基地建设,及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水稻高速种植机械研制”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
    (四)抓服务组织创新,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九五”以来,江苏省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机服务模式作为了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在农机组织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经营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创办服务实体,创新经营服务机制,一批农机专业作业公司、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目前全省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2万个,农机专业户13万户,拥有2台以上联合收割机的农机大户2.5万户,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67万人。全省基本建成了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组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满足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要。
    农机服务市场的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省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平均每年每台作业收入达6万元以上。20xx年全省有5万多台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收入达30亿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机就为全省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5元以上。
        三、河南——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强省
    河南省有9000多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70%,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不仅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强省。20xx年全省农机总动力6849万千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5万台、小型拖拉机257万台、农用运输车176.3万辆、联合收割机7.6万台、秸秆还田机3.65万台。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农业机械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继续朝优化方向发展,机型趋大化明显。从投资构成分析,河南省用于配套机具的投资比例加大,配套机具发展高于动力机械;从动力结构看,功率趋向大型化,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远远高于小型拖拉机增长;从作业机具看,向高技术含量、多功能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和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大幅度增加,秸秆还田机、大中型旋耕机快速发展,旋耕作业面积进一步扩大。
    二是主要农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保持稳定,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步伐加快。河南全省常年机耕作业面积8300万亩,作业水平占70%,机播水平达40%,机收水平达35%。其中小麦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0%以上。通过加大对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水稻、玉米、花生、牧草收获机械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类玉米收获机械在全省不同地区多点推广应用,局部区域开始了大面积实施玉米机收;花生从分段收获到联合收获机具日趋成熟,全省已发展花生收获机械4500余台;牧草收获机械与牧草种植配套机械也得到了同步发展;水稻机收面积增长至12.7%。河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经验是:
    (一)坚持有为才能有位的发展思路。在河南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全省农机始终坚持了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无论是在抗非战三夏,排涝保三秋的战斗中,农机部门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到了农民、机手、政府、领导和社会五满意,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据统计,河南全省有300多万农民在外打工,“三夏”、“三秋”时节,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但是,在今年的“三夏”中,农机部门给在外打工的农民发信,叫他们安心在外务工,不用回乡收割小麦。全省共组织了400多万台农业机械开展机收作业,今年回乡参加麦收的民工只占在外务工人员的十分之一,昔日返乡参加麦收的民工潮不见了。
    (二)政策引导促进农机化协调发展。几年来,河南省整合农机化项目,集中资金,对关键农机具进行直接补贴,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关键环节技术的突破。为了扭转大中型拖拉机逐年减少的局面,全省连续几年对农民购置大中型拖拉机予以补贴,由于措施有效,近两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每年都以8—10%的增幅增长;为了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河南省对玉米秸秆还田机给予了补贴,出现了还田机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效促进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去年“三夏”期间,各地财政又投入1073万元资金,对发展联合收割机进行补贴,带动引导农民投入达13亿元之多。
    (三)大力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较长时间以来,河南省农机部门把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作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效用,提高农机经营效益的关键环节来抓,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由过去的依靠行政推动向市场调节转变;由依靠农机部门组织向社会中介组织转变;由直接服务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转变。今年全省日投入联合收割机近7万多台、日收割小麦最高达545万亩。其中外地联合收割机2万多台进入河南跨区作业。我们考察期间,正是直击“三夏”的大好时机,在商丘、漯河或周口……在铁路沿线、黄河两岸,到处可见上百台联合收割机奋战的壮观场面。从5月20日到6月8日,仅仅20天时间全省7200万亩小麦就基本收割完毕。
    农机服务市场的逐步健全完善,有效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省农机仅“三夏”作业收入就达20亿元以上。
                    四、认识和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不但使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同时还增强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信心和决心。
    (一)对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更加坚定
分析上海大城市郊区农机化发展的经验,再看看今天江苏农机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河南农机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农业机械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科研开发、生产制造、推广使用、教育培训、管理和维修等各个环节,还直接涉及“三农”,仅仅依靠农机部门来推动,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

   2   

www.shouji670.com

支持,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河南考察期间,我们不但看到了农业机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还强烈感受到了公安、交通等部门共同支持农机的良好氛围。
    政策扶持是先导。分析上海、江苏和河南的经验,综观国外发达地区的通行做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在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阶段,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扶持,有财政的资金导向和补贴,才能积极引导农民的投入。江苏农机发展到今天的成就,就是与省委省政府坚持花大力气引进“洋马”等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决策密不可分的;又如河南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财政资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效益是核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生命力取决于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及投资的回报率。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只有在使用和经营农业机械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在江苏、河南许多企业、业主已经把购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作为涉入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农民也把购买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作为了一种投资行为。江苏扬州仅有耕地200万亩,但是目前全市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6000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达20xx多台。这些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主要开展跨区作业,每年每台作业收入平均达10万元。
组织创新是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体现效益优先原则。按照公益性、社会化的要求,创新农机服务的组织模式,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沪苏豫三省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全的县乡两级农机推广、管理机构,是加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基本保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力量;走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之根本。
    科研开发是保障。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尤其在南方丘陵山区,开发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基本保障。江苏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加快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就必须开发适合重庆山岭重丘的农业机械产品。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云集,工业基础雄厚,完全有能力把重庆打造成全国小型农业机械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二)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内涵的认识更加宽泛
    通过对上海、江苏和河南的考察学习,对国内其他农机化发达地区发展态势的分析,农业机械化正在由大田作业向设施农业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和领域正在逐步延伸。
农业耕种收装备的现代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领域。农田水利设施装备现代化,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植物保护机械装备现代化,畜牧、养殖机械装备现代化,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现代化等领域,还有着更加广泛和急迫的发展需求。正如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同志在全国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上强调:从陆地、水域到天空都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天地。
    (三)对加快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参加考察的同志无不认为,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更加看到的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巨大差距。与上海比,我们才开始起步;与河南比,我们发展的底气显得不足;与江苏比,我们落后整整xx年;就连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条件相同的湖南比,我们的差距也至少在xx年以上。然而,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1.在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上——两极化现象比较明显。重庆直辖后,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十分迫切。对此,市委市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建立了市级农机事业管理局,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级厅局之一;第二,为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市政府决定于1998始,率先在全国实行了购机补贴制度;第三,市人大先后制定了《重庆市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三个农机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还出台了一个行政规章。
    但是,由于在很多区县和部门对农机化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重庆人多地少,又是南方丘陵山区,不适合搞农业机械化。由于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到位,观念狭隘,导致对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若干政策和法规贯彻不力,对农机化的推动不力,有的区县甚至连农机的职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致使我市农机化工作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2.在对农机化工作的推动上——缺少应有的力度和深度。农业机械化进入调整发展阶段后,重庆农业机械化工作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都面临相同的景遇。但是,在20世纪xx年代初,市委市政府就企图通过建立农机化周转金、贴息贷款制度,来力求解决我市的耕翻问题,曾经在全市掀起了一个高潮。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很好地从健全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的机制上注重创新,致使这次难得的机遇无法得到深入、持久的坚持。江苏和湖南的经验,使我们参加考察的部分区县农机局长们深有感触,他们说,我们曾经面临了很多很好的机遇,但也放弃了很多很好的机遇。
    3.在对农机的科研开发上——严重滞后于发展的需要。我市农机科研开发已经远远落后于客观发展的需要。虽然近年来部分民营、军工企业纷纷介入农机产业,开发生产了部分基本能适合重庆特点的农机产品,其中有的产品已经开始走向全国,出口海外。但是,与客观需要比,无论是产品的质量、数量和类别,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机研发涉及的领域也还远远不够。
    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受资金的困惑,农机引进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另外,整合力量争取国家部委的科研项目也做得不够。科研开发工作的严重滞后,这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底气不足的关键之所在。
    4.在农机化发展的水平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市农机化发展的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与其他省市比,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少,基础条件差,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

    3  

www.shouji670.com

要。目前,我市农机总动力仅占全国的1.13 %,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20.15 千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 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提灌动力3.07千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综合机械化水平3.0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列倒数第三。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教育培训滞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机服务体系功能弱,带动能力差,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全市农机户占农村总户数的比例仅为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
    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巨大差距,已经再次引起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xx年及今年,市人大对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暨农机地方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要求全市农机部门在“十一五”期内,力求解决全市土地耕翻和机电提灌维修改造问题。20xx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在今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之后,市政府又及时发出了《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鸿举市长、卫国副书记、光国副市长也分别就加快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作了重要指示。所以,客观存在的差距、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强力推进的号召,已经把我们逼得没有退路,负重自强,奋力直追这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4 


如果觉得区县农机局上海、江苏、河南考察报告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暂无联系方式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范文,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格式,学习考察报告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